新港鄉古笨港縣丞署加入行程
最後異動時間:2017-11-08發布單位:企劃科
雲林縣的北港鎮和嘉義縣的新港鄉南港村一帶,過去被叫作「笨港」。清康熙五十五年(西元1716年),笨港街設置笨港公館。十五年後,即雍正九年,福建總督劉世明認為笨港地區煙戶繁多、姦良莫辨,於是上奏添設縣丞一名,因此而有了笨港縣丞署。縣丞署最早是設在笨港街的磚仔窯,一直到雍正十二年(西元1734年) 才遷至北港溪南岸的板頭厝,也就是現在的新港鄉板頭村。
僅管如此,事實上並沒有人知曉笨港縣丞署在板頭村的正確位置,唯一確定的地點只有新港鄉大興宮的後廂房,曾做為縣丞署的其中一個處所。而學界之所以認為縣丞署在板頭村,除了史料記載的遷移記錄之外,是因為民國88年一月至三月,科博管的考古隊在當地開挖了186平方公尺,確認了其建築基址、垃圾坑、幼兒墓葬、建材廢棄堆等遺跡。在這其中,出土的文物以陶瓷器的數量最多,也最重要。包括了青花瓷、釉上彩、白瓷…等,其他還有小陶皿、紅尼茶壺、骨器…等等,可說是一處珍貴的遺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