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民國大智慧養生協會
發布時間:2015-07-16最後異動時間:2020-05-18發布單位:藝文推廣科
三界埔,登不上旅遊書,但卻值得慢活一趟的地區。只是你來到這裏,可能會被嚇到,因為,想像中該有的都沒有;沒有牆面彩繪;沒有社區美化;也沒有一絲商業氣息的店家。但就是這樣什麼都沒有,才成就了它現在值得一探的理由。
三界埔,處於嘉義水上鄉、中埔鄉,和臺南白河區交接處,但三界埔之名,並不是因其位於三地之交界,這三界,指的是天、地、人。最早,這裏稱為「頂埔」,而三百多年前,鄭成功來臺驅荷,率兵駐紮於此,不料士兵們相繼生病,於是,鄭成功便焚香祝禱於上蒼及天上聖母,賜福解厄。之後,兵士狀況轉好,軍心大振,於是鄭成功為感聖恩,便將此地命名為三界埔,寓三界聖土之義。
三界埔曖曖內含光;它僅次於美濃,曾是全臺菸葉產量第二,鼎盛時期,超過一百座菸窯,現在,它還是全臺三大仙草種植地之一,廟宇密度也是數一數二,而聚落裏超過九十歲以上的老人,有十幾位,重陽敬老,廟埕的敬老筵席,至少五十桌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家,而走在村子裏,隨處都能看到超過百年的土角厝。社區內極具特色的菸窯、傳統三合院建築、香藥草產業及吊橋頭客家聚落等文化資源,為製作社區繪本創作之題材。
讓居民共同參與,改善社區生活環境,並將社區具歷史意義的建築與香藥草產業加以維護保存,營造三界埔成為養生、休閒、舒適的宜居社區,運用「藝術家駐村」及居民自主性參與,以在地早期農村留下的農具作為創作素材,利用社區獨特的菸窯或傳統農村三合院做為文化展場,塑造社區獨特的藝術廊道,並舉辦藝術景觀及產業文化深耕成果展,以達空間活化使用。
同時香藥草種植在三界埔已超過百年歷史,目前仍是居民賴以維生的主要經濟作物之ㄧ,大智慧養生農場以三界埔香藥草取代茶葉之方式共同習練茶道,推廣綱常倫理,成為社區一大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