雙溪社區發展協會
發布時間:2015-07-16最後異動時間:2020-05-18發布單位:藝文推廣科
一講到嘉義梅山,大家想到就是煙雨濛濛的山中仙境,但是,上山之前,在梅山鄉最西南邊,有個寧靜的小村落──雙溪村。西臨民雄鄉和大林鎮,南鄰竹崎鄉,東為梅山大南村,北接梅山過山村,它因為有二條山溪在此會合而得名,溪水清澈,魚蝦豐富,最適合生態旅遊和垂釣的休閒活動。
而村裏的兩條山溪,分別是九芎坑溪與南靖溪,兩溪在此會合,合流後稱為三疊溪,是北港溪的重要支流。也由於擁有這樣的天然條件,而有豐富的生態,促使村內遍植各種竹林、果樹,農作富饒。也由於兩溪都在村子的腹地內,因而自清朝此地開始有人煙之後,陸陸續續修築了二十多座橋,這是來到雙溪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收穫。
但是,雙溪讓人驚艷的,其實是蝴蝶和生態。沒有人比村民更了解自己的村子,因此,社區設計了自己的「教案」,不是單純的導覽解說,是生態教學的「教案」。如果來村子之前,先和村子的窗口聯絡,他們就會安排到溪裏面去「生態體驗」,不是單純的告訴你:因為水質乾淨,所以有原生種的臺灣蓋斑鬥魚,而是教你如何檢測水中的含氧量、ph質,了解水質與環境的關係,再告訴你這些和生態的關連。
社區信仰中心為雙溪正武宮,由管理委員會成立的北管光舞軒,最大的特色是成員從7歲到70歲,每個月農曆初一、十五日廟內「伴仙」,樂手聚精會神的在廟埕前上演仙樂管樂曲。成管之初,北管樂館館主,曾在神明面前,發誓願意出來服務並非兒戲,成管過程歷經雖然許多挫折,館主一度想要放棄,但最後堅守對神明的承諾,至今將光樂軒北管樂辦的有聲有色,推動社區文化的薪傳。
雙溪社區話仙班,組成成員年齡平均為77歲、年齡最長者為84歲,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,虛心向話劇黃俊傑老師請益表演技巧,平時每個星期利用晚上時間聚會一次,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候;老師按照社區特色訪談以利編寫劇本,團員們從一開始照劇本念出台詞、練習舞臺走位,到能把生活中的點滴融入戲劇中,藉由戲劇表演方式,將地方俚語轉化成戲文保留下來,這方面雙溪社區都做了許多的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