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歷史沿革
- 最後異動時間:2017-03-31
文化沿革:
-
民國85年,嘉義縣成立文化中心,負責推展縣境內所有文化、藝術相關活動,86年由許有仁先生擔任首任主任。
許主任秉篳路藍縷,以啟山林之精神,以鄉土草根力量,對接中央文化政策,推動全國文藝季、社區總體營造等工作;新港國際兒童藝術節、梅山汗路文化、漁鹽滿布袋文藝季等大型活動,讓嘉義縣在地能量受到全國文化界矚目。
- 民國88年12月2日文化中心改組為嘉義縣文化局,由鄭木益先生任首任局長。
- 民國91年1月16日陳勝三先生接任文化局長。
- 民國92年7月1日,組織變更,嘉義縣文化局改組為嘉義縣政府文化局,由鍾永豐先生出任局長。鍾永豐先生任內以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計畫,持續於社區擾動,培養社區藝術種子,以迎接落腳於嘉義縣興建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。
- 民國97年1月組織改組為嘉義縣政府文化處,鍾永豐任處長至民國98年12月止。
- 民國99年4月1日,資深媒體人康文玲女士擔任處長,增加跨局處、跨機關間橫向聯絡,至民國100年7月31日止。
觀光沿革:
- 民國92年7月1日,嘉義縣觀光旅遊局誕生,由黃鎮海先生擔任首任局長。
黃局長奉陳明文縣長命,履行「拚觀光」政見,由嘉義縣最重要的天然資源阿里山開始,成為帶動嘉義縣發展無煙囪產業的領頭羊;另外,還要聯絡濱海資源,完整嘉義縣山、平原、海特色資源,未來要能串接無礙,方能成就觀光大縣的願景。
- 民國94年12月31日洪耀福先生接任局長,規劃建置嘉義縣多條自行車道、東石漁人碼頭成功轉型觀光景點、舉辦2006、2007大型海之夏祭活動帶動地方產業發展、北回歸線太陽館景觀改造、山區步道整建、成功舉辦2006阿里山日出印象、爭取舉辦2007年國家燈會。
- 民國97年8月9日由鍾鳴時先生擔任局長,逐步健全觀光旅遊結構。
文化觀光:
為發展觀光及展現文化底蘊深度,創造延時旅遊機會,增加在地消費商機,對在地貢獻,文化與觀光兩組織整合、裁併,於民國100年8月1日成立嘉義縣文化觀光局,由吳芳銘先生擔任首任局長。
105年8月1日,由許有仁先生接任局長,許局長曾在地方政府及中央文化部歷練多年、資歷完整的在文化部推動世界遺產、眷村文化保存、區域型計畫、產業文化資產及文資法修法推動卓有經驗。
許局長接任後,辦理故宮湖畔音樂會邀請國際知名音樂家小野麗莎來嘉義演出,提升全體縣民美好的生活,並辦理2018台灣燈會在嘉義,讓嘉義文化觀光能發光發亮,創美好嶄新一頁。
民國108年12月25日翁章梁縣長宣誓就任,續任命許有仁擔任嘉義縣文化觀光局長。
翁章梁縣長就任對本縣提出很好的文化觀光新政策,必定再創嘉義縣文化觀光新亮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