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甲媽祖繞境
最後異動時間:2016-10-11發布單位:企劃科
三月瘋媽祖!每年到了農曆三月,全台各地便掀起一股媽祖熱潮,為媽祖慶生。其中最知名的,就屬「大甲媽祖繞境進香」,至今已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。每年元宵節,大甲鎮瀾宮會擲爻決定進香日期,大多在三月的媽祖誕辰前後,繞境的目的地是新港奉天宮,循著大甲沿海線行經清水、沙鹿、龍井、大肚、彰化、花壇、員林、永靖、田尾、北斗、埤頭、溪州、西螺、吳厝、二崙、土庫等區鄉鎮,途中則安排有駐駕的廟宇。沿途貫穿中南部沿海四個縣市,六十多座廟宇,全程來回約二百八十公里,共計八天七夜,以徒步完成。隨行參加者往往多達數萬人,信徒來自全台、甚至有來自國外的朋友熱烈參與。場面盛大壯觀,已名列世界三大宗教盛事之一。
新港的信仰中心奉天宮,原本就是全台知名的媽祖廟。自民國七十七年起,成為媽祖繞境的目的地後,更是全年吸引著無數的信徒自全國各地前來祈求參拜,進香客絡繹不絕。每年三月,隨行繞境的信徒們大量湧進新港,則是這個純樸小鎮最忙碌的時刻,鎮上萬人空巷、水洩不通。
整個進香過程,大致有起駕、坐殿、祝壽、割火、插香、回鑾繞境、添火等七項重點儀式。起駕當天下午,在舉行誦經、淨轎儀式後,將進香眾神先後請入轎內,進香團與大批陣頭齊聚廟埕,哨角隊不斷吹起低沉莊嚴的號角聲,吉時一到,媽祖便起駕出發。整個隊伍的開路先鋒,則是作著特殊裝扮的「報馬仔」。其後跟著護駕隊伍、神轎班、進香團、與鑼鼓隊,在令旗之後才是金碧輝煌的媽祖神轎。浩浩蕩蕩的進香客隨行在神轎之後,有遊覽車團、汽車團、機車團、腳踏車團,以及徒步行走的信徒,手持香火、身揹行李,一路走一路拜,跟隨媽祖走上八天七夜,虔敬之心溢於言表。
隊伍所經之地,都有信徒準備香案祭拜,或頂禮跪拜、或匍伏於地讓神轎從身上越過,即「鑽神轎」,以求掃除身上的不祥邪穢。沿途信徒並自動準備豐盛菜餚,招待辛苦隨行的進香隊伍,各地方的廟宇,也多會請出神轎與陣頭恭迎。
媽祖聖駕於到達新港鄉時,此時早有繡旗隊、三十六執事隊、哨角隊等排列在奉天宮廟門前兩側,神轎於廟前依禮踏「大小禮」後,即快速衝入廟內駐駕「坐殿」。翌日清晨五時起,舉行傳統的祈福及祝壽典禮,儀式結束後,信徒則爭相拔豬毛或用刀割取豬耳朵,祈求媽祖庇祐。媽祖在新港駐留一天後,在深夜舉行回駕典禮,傳統稱為「割火」,如今則改稱為「交香」,由法師從奉天宮的香爐中,連續杓三次香火放入鎮瀾宮的小火爐內,然後放回香擔的小木箱,並貼上封條,完成「交香」儀式。 在大甲媽祖回鑾的途中,搶香者可依頭香、貳香、三香、贊香等順序,在媽祖神轎內的小香爐插香並膜拜祈願,又稱為「接香」。返抵大甲鎮後,便展開鎮內的「回鑾遶境」,各地信徒如潮水般湧進市區,眾陣頭、藝閣綿延數公里,鑼鼓喧天、鞭炮聲不絕於耳。最後再於廟內舉行最後的「添火」儀式,將香擔內的香火添入宮內的各香爐中,便完成了此次的進香任務。